3月5日,省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顯示,2020年廣東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230個,總投資5.9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000億元,安排開展前期工作的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868個,估算總投資3.4萬億元。
據悉,此次公布的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上,基礎設施聚焦城際軌道、5G通信為代表的“新基建”;產業工程項目上不斷向裝備制造、現代生物醫藥等高端產業發力;在民生保障方面,廣東正在不斷補足教育、醫療、應急保障等民生短板,特別是今年將有多所高校建設迎來“爆發”。
“新基建”支撐高質量發展
近段時間,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多個省市也公布今年重點項目建設清單,據悉,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各地重點項目的重中之重。
不過,和2008年的一攬子“四萬億”不同,“新基建”成為此次重點項目建設的關鍵詞。
江蘇、江西、上海、浙江等省市的基礎設施類重點項目清單顯示,城際軌道、高鐵、新型信息通信等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主力軍。就廣東來看,這一特點同樣表現明顯。
在鐵路方面,贛州至深圳鐵路廣東段年度投資計劃120億元,廣州至汕尾鐵路、汕頭至汕尾鐵路年度投資計劃分別為80億元、35億元,廣州至湛江鐵路年度投資為70億元,這些均為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
在城際軌道方面,廣東將推進佛莞城際、廣佛環線等11個項目建設,其中廣清城際廣州白云至廣州北站段等4個為今年新開工項目。
在信息通信方面,5G/4G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將投資171億元。此前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發布的消息顯示,廣東今年力爭全年建設5G基站6萬座,5G用戶數達到2000萬。
軌道交通建設加速,5G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廣東“新基建”正在成為下一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高精尖項目著眼未來
多地的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都將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精尖產業作為主要發力方向。產業邁向中高端的態勢更加明顯。
北京依托全國一流的科研基礎,安排100個高精尖產業項目,今年計劃完成投資552億元。江蘇安排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70個,先進制造業項目20個,現代服務業項目35個。
回到廣東看,也在多個領域呈現協同發力的態勢:廣州百濟神州生物產業園、珠海市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組成生物醫藥方陣;珠海格力電器高端智能制造產業園、順德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谷等項目凸顯廣東在高端制造持續發力的雄心;位于汕尾的明陽智能海上風電產業園工程項目,位于廣佛兩市的多個汽車制造項目,顯示出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雄厚實力;揭陽中委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首期等大石化項目在廣東沿海串聯起綠色石化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當前的產業項目投資的水平和量級,將可能決定各地未來在全球產業鏈上的位置和能級。正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的廣東,同時也在為更長遠的高質量發展積蓄動力。
民生補短板項目正加速上馬
早在今年1月的省人大會首場記者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已介紹過這一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安排。他當時表示,通過7000億元1230個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會對全省的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以及補短板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在今年特殊的背景下,這份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表格外受外界關注。
從公布的具體情況看,民生保障方面的重點項目主要集中在公共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醫院建設、宜居城鄉、應急保障等領域。
和京津冀、長三角相比,廣東在高等教育和源頭創新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
按照清單,廣東將更加側重創新發展和人才培養:不僅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設項目將繼續推進,多個高校建設進入關鍵期:中山大學·深圳建設工程(一期)今年計劃投資32億元,深圳技術大學建設項目(一期)等重點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均超過此前數年累計投資額。
近年來,“惠民生”一直是廣東的政策主線之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此次公布的重點項目建設清單之外,2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黃華東透露,針對本次疫情暴露出的一些領域短板問題,廣東將新增一批具備開工條件的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管理,計劃年內投資不少于500億元。省重點項目全年力爭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
這意味著,2020年廣東省重點項目投資將大大超過此次公布的清單范圍。換言之,廣東通過高質量的重點項目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仍具巨大潛力。